返回顶部
首页 > 资讯 > 后端开发 > JAVA >从零开始学习 Java: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之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二十)
  • 346
分享到

从零开始学习 Java: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之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二十)

算法排序算法学习 2023-08-31 09:08:06 346人浏览 薄情痞子
摘要

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 常见的七种查找算法:1. 基本查找2. 二分查找3. 插值查找4. 斐波那契查找5. 分块查找6. 哈希查找7. 树表查找 四种排序算法:1. 冒泡排序1.1 算法步骤

查找算法排序算法

常见的七种查找算法:

1. 基本查找

​ 也叫做顺序查找

​ 说明:顺序查找适合于存储结构为数组或者链表

基本思想:顺序查找也称为线形查找,属于无序查找算法。从数据结构线的一端开始,顺序扫描,依次将遍历到的结点与要查找的值相比较,若相等则表示查找成功;若遍历结束仍没有找到相同的,表示查找失败。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A01_BasicSearch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基本查找/顺序查找        //核心:        //从0索引开始挨个往后查找        //需求:定义一个方法利用基本查找,查询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数据如下:{131, 127, 147, 81, 103, 23, 7, 79}        int[] arr = {131, 127, 147, 81, 103, 23, 7, 79};        int number = 82;        System.out.println(basicSearch(arr, number));    }    //参数:    //一:数组    //二:要查找的元素    //返回值:    //元素是否存在    public static boolean basicSearch(int[] arr, int number){        //利用基本查找来查找number在数组中是否存在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number){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2. 二分查找

​ 也叫做折半查找

说明:元素必须是有序的,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无序的,也可以先进行排序。但是排序之后,会改变原有数据的顺序,查找出来元素位置跟原来的元素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排序之后再查找只能判断当前数据是否在容器当中,返回的索引无实际的意义。

基本思想:也称为是折半查找,属于有序查找算法。用给定值先与中间结点比较。比较完之后有三种情况:

  • 相等

    说明找到了

  • 要查找的数据比中间节点小

    说明要查找的数字在中间节点左边

  • 要查找的数据比中间节点大

    说明要查找的数字在中间节点右边

代码示例:

package com.itheima.search;public class A02_BinarySearch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二分查找/折半查找        //核心:        //每次排除一半的查找范围        //需求:定义一个方法利用二分查找,查询某个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        //数据如下:{7, 23, 79, 81, 103, 127, 131, 147}        int[] arr = {7, 23, 79, 81, 103, 127, 131, 147};        System.out.println(binarySearch(arr, 150));    }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number){        //1.定义两个变量记录要查找的范围        int min = 0;        int max = arr.length - 1;        //2.利用循环不断的去找要查找的数据        while(true){            if(min > max){                return -1;            }            //3.找到min和max的中间位置            int mid = (min + max) / 2;            //4.拿着mid指向的元素跟要查找的元素进行比较            if(arr[mid] > number){                //4.1 number在mid的左边                //min不变,max = mid - 1;                max = mid - 1;            }else if(arr[mid] < number){                //4.2 number在mid的右边                //max不变,min = mid + 1;                min = mid + 1;            }else{                //4.3 number跟mid指向的元素一样                //找到了                return mid;            }        }    }}

3. 插值查找

在介绍插值查找之前,先考虑一个问题:

​ 为什么二分查找算法一定要是折半,而不是折四分之一或者折更多呢?

其实就是因为方便,简单,但是如果我能在二分查找的基础上,让中间的mid点,尽可能靠近想要查找的元素,那不就能提高查找的效率了吗?

二分查找中查找点计算如下:

mid=(low+high)/2, 即mid=low+1/2*(high-low);

我们可以将查找的点改进为如下:

mid=low+(key-a[low])/(a[high]-a[low])*(high-low)
  这样,让mid值的变化更靠近关键字key,这样也就间接地减少了比较次数。

基本思想:基于二分查找算法,将查找点的选择改进为自适应选择,可以提高查找效率。当然,差值查找也属于有序查找。

细节:对于表长较大,而关键字分布又比较均匀的查找表来说,插值查找算法的平均性能比折半查找要好的多。反之,数组中如果分布非常不均匀,那么插值查找未必是很合适的选择。

代码跟二分查找类似,只要修改一下mid的计算方式即可。

4. 斐波那契查找

在介绍斐波那契查找算法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很它紧密相连并且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概念——黄金分割。

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或1.618:1。

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在数学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数学规律: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从第三个数开始,后边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然后我们会发现,随着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增,前后两个数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0.618,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将黄金比例运用到查找技术中。

img

基本思想:也是二分查找的一种提升算法,通过运用黄金比例的概念在数列中选择查找点进行查找,提高查找效率。同样地,斐波那契查找也属于一种有序查找算法。

斐波那契查找也是在二分查找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优化中间点mid的计算方式即可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FeiBoSearchDemo {    public static int maxSize = 2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 8, 10, 89, 1000, 1234};        System.out.println(search(arr, 1234));    }    public static int[] getFeiBo() {        int[] arr = new int[maxSize];        arr[0] = 1;        arr[1] = 1;        for (int i = 2; i < maxSize; i++) {            arr[i] = arr[i - 1] + arr[i - 2];        }        return arr;    }    public static int search(int[] arr, int key) {        int low = 0;        int high = arr.length - 1;        //表示斐波那契数分割数的下标值        int index = 0;        int mid = 0;        //调用斐波那契数列        int[] f = getFeiBo();        //获取斐波那契分割数值的下标        while (high > (f[index] - 1)) {            index++;        }        //因为f[k]值可能大于a的长度,因此需要使用Arrays工具类,构造一个新法数组,并指向temp[],不足的部分会使用0补齐        int[] temp = Arrays.copyOf(arr, f[index]);        //实际需要使用arr数组的最后一个数来填充不足的部分        for (int i = high + 1; i < temp.length; i++) {            temp[i] = arr[high];        }        //使用while循环处理,找到key值        while (low <= high) {            mid = low + f[index - 1] - 1;            if (key < temp[mid]) {//向数组的前面部分进行查找                high = mid - 1;                                index--;            } else if (key > temp[mid]) {//向数组的后面的部分进行查找                low = mid + 1;                index -= 2;            } else {//找到了                //需要确定返回的是哪个下标                if (mid <= high) {                    return mid;                } else {                    return high;                }            }        }        return -1;    }}

5. 分块查找

当数据表中的数据元素很多时,可以采用分块查找。

汲取了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各自的优点,既有动态结构,又适于快速查找

分块查找适用于数据较多,但是数据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需要一边添加一边查找,建议使用哈希查找

分块查找的过程:

  1. 需要把数据分成N多小块,块与块之间不能有数据重复的交集。
  2. 给每一块创建对象单独存储到数组当中
  3. 查找数据的时候,先在数组查,当前数据属于哪一块
  4. 再到这一块中顺序查找

代码示例:

package com.itheima.search;public class A03_BlockSearch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6, 5, 9, 12,21, 18,                     32, 23, 37, 26, 45, 34,                     50, 48, 61, 52, 73, 66};        //创建三个块的对象        Block b1 = new Block(21,0,5);        Block b2 = new Block(45,6,11);        Block b3 = new Block(73,12,17);        //定义数组用来管理三个块的对象(索引表)        Block[] blockArr = {b1,b2,b3};        //定义一个变量用来记录要查找的元素        int number = 37;        //调用方法,传递索引表,数组,要查找的元素        int index = getIndex(blockArr,arr,number);        //打印一下        System.out.println(index);    }    //利用分块查找的原理,查询number的索引    private static int getIndex(Block[] blockArr, int[] arr, int number) {        //1.确定number是在那一块当中        int indexBlock = findIndexBlock(blockArr, number);        if(indexBlock == -1){            //表示number不在数组当中            return -1;        }        //2.获取这一块的起始索引和结束索引   --- 30        // Block b1 = new Block(21,0,5);   ----  0        // Block b2 = new Block(45,6,11);  ----  1        // Block b3 = new Block(73,12,17); ----  2        int startIndex = blockArr[indexBlock].getStartIndex();        int endIndex = blockArr[indexBlock].getEndIndex();        //3.遍历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endIndex; i++) {            if(arr[i] == number){                return i;            }        }        return -1;    }    //定义一个方法,用来确定number在哪一块当中    public static int findIndexBlock(Block[] blockArr,int number){ //100        //从0索引开始遍历blockArr,如果number小于max,那么就表示number是在这一块当中的        for (int i = 0; i < blockArr.length; i++) {            if(number <= blockArr[i].getMax()){                return i;            }        }        return -1;    }}class Block{    private int max;//最大值    private int startIndex;//起始索引    private int endIndex;//结束索引    public Block() {    }    public Block(int max, int startIndex, int endIndex) {        this.max = max;        this.startIndex = startIndex;        this.endIndex = endIndex;    }        public int getMax() {        return max;    }        public void setMax(int max) {        this.max = max;    }        public int getStartIndex() {        return startIndex;    }        public void setStartIndex(int startIndex) {        this.startIndex = startIndex;    }        public int getEndIndex() {        return endIndex;    }        public void setEndIndex(int endIndex) {        this.endIndex = endIndex;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Block{max = " + max + ", startIndex = " + startIndex + ", endIndex = " + endIndex + "}";    }}

6. 哈希查找

哈希查找是分块查找的进阶版,适用于数据一边添加一边查找的情况。

一般是数组 + 链表的结合体或者是数组+链表 + 红黑树的结合体

在课程中,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所以规定:

  • 数组的0索引处存储1~100
  • 数组的1索引处存储101~200
  • 数组的2索引处存储201~300
  • 以此类推

但是实际上,我们一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一块区域添加的元素过多,导致效率偏低。

更多的是先计算出当前数据的哈希值,用哈希值跟数组的长度进行计算,计算出应存入的位置,再挂在数组的后面形成链表,如果挂的元素太多而且数组长度过长,我们也会把链表转化为红黑树,进一步提高效率。
%8C%/img21-36-50.png)]

7. 树表查找

本知识点涉及到数据结构:树。

基本思想:二叉查找树是先对待查找的数据进行生成树,确保树的左分支的值小于右分支的值,然后在就行和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比较大小,查找最适合的范围。 这个算法的查找效率很高,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查找方法要首先创建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Search Tree,也叫二叉搜索树,或称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任意节点左子树上所有的数据,均小于本身;

2)若任意节点右子树上所有的数据,均大于本身;

二叉查找树性质:对二叉查找树进行中序遍历,即可得到有序的数列。

基于二叉查找树进行优化,进而可以得到其他的树表查找算法,如平衡树、红黑树等高效算法。

​ 不管是二叉查找树,还是平衡二叉树,还是红黑树,查找的性能都比较高

四种排序算法:

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的遍历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最后面。

当然,大家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排列。

1.1 算法步骤

  1. 相邻的元素两两比较,大的放右边,小的放左边
  2. 第一轮比较完毕之后,最大值就已经确定,第二轮可以少循环一次,后面以此类推
  3. 如果数组中有n个数据,总共我们只要执行n-1轮的代码就可以

1.2 动图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A01_Bubbl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定义数组        int[] arr = {2, 4, 5, 3, 1};        //2.利用冒泡排序将数组中的数据变成 1 2 3 4 5        //外循环:表示我要执行多少轮。 如果有n个数据,那么执行n - 1 轮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内循环:每一轮中我如何比较数据并找到当前的最大值            //-1:为了防止索引越界            //-i:提高效率,每一轮执行的次数应该比上一轮少一次。            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 - 1 - i; j++) {                //i 依次表示数组中的每一个索引:0 1 2 3 4                if(arr[j] > arr[j + 1]){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printArr(arr);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        //3.遍历数组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System.out.println();    }}

2. 选择排序

2.1 算法步骤

  1. 从0索引开始,跟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
  2. 小的放前面,大的放后面
  3. 第一次循环结束后,最小的数据已经确定
  4. 第二次循环从1索引开始以此类推
  5. 第三轮循环从2索引开始以此类推
  6. 第四轮循环从3索引开始以此类推。

2.2 动图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ublic class A02_Selec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定义数组        int[] arr = {2, 4, 5, 3, 1};        //2.利用选择排序让数组变成 1 2 3 4 5               //最终代码:        //外循环:几轮        //i:表示这一轮中,我拿着哪个索引上的数据跟后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并交换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1; i++) {            //内循环:每一轮我要干什么事情?            //拿着i跟i后面的数据进行比较交换            for (int j = i + 1; j < arr.length; j++) {                if(arr[i] > arr[j]){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        printArr(arr);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        //3.遍历数组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System.out.println();    }}

3.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代码实现虽然没有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那么简单粗暴,但它的原理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因为只要打过扑克牌的人都应该能够秒懂。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创建有序序列和无序序列,然后再遍历无序序列得到里面每一个数字,把每一个数字插入到有序序列中正确的位置。

插入排序在插入的时候,有优化算法,在遍历有序序列找正确位置时,可以采取二分查找

3.1 算法步骤

将0索引的元素到N索引的元素看做是有序的,把N+1索引的元素到最后一个当成是无序的。

遍历无序的数据,将遍历到的元素插入有序序列中适当的位置,如遇到相同数据,插在后面。

N的范围:0~最大索引

3.2 动图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com.itheima.mysort;public class A03_Inser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1.找到无序的哪一组数组是从哪个索引开始的。  2        int startIndex = -1;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arr[i] > arr[i + 1]){                startIndex = i + 1;                break;            }        }        //2.遍历从startIndex开始到最后一个元素,依次得到无序的哪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元素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arr.length; i++) {            //问题:如何把遍历到的数据,插入到前面有序的这一组当中            //记录当前要插入数据的索引            int j = i;            while(j > 0 && arr[j] < arr[j - 1]){                //交换位置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j--;            }        }        printArr(arr);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        //3.遍历数组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System.out.println();    }}

4.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又是一种分而治之思想在排序算法上的典型应用。

快速排序的名字起的是简单粗暴,因为一听到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快,而且效率高!

它是处理大数据最快的排序算法之一了。

4.1 算法步骤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一般都是左边第一个数字,称为 “基准数”;
  2. 创建两个指针,一个从前往后走,一个从后往前走。
  3. 先执行后面的指针,找出第一个比基准数小的数字
  4. 再执行前面的指针,找出第一个比基准数大的数字
  5. 交换两个指针指向的数字
  6. 直到两个指针相遇
  7. 将基准数跟指针指向位置的数字交换位置,称之为:基准数归位。
  8. 第一轮结束之后,基准数左边的数字都是比基准数小的,基准数右边的数字都是比基准数大的。
  9. 把基准数左边看做一个序列,把基准数右边看做一个序列,按照刚刚的规则递归排序

4.2 动图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com.itheima.mysort;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A05_QuickSor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Integer.MIN_VALUE);            int[] arr = {1,1, 6, 2, 7, 9, 3, 4, 5, 1,10, 8};       //int[] arr = new int[1000000];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quickSort(arr, 0, arr.length - 1);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149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课堂练习:       //我们可以利用相同的办法去测试一下,选择排序,冒泡排序以及插入排序运行的效率       //得到一个结论:快速排序真的非常快。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i, int j) {       //定义两个变量记录要查找的范围       int start = i;       int end = j;       if(start > end){           //递归的出口           return;       }       //记录基准数       int baseNumber = arr[i];       //利用循环找到要交换的数字       while(start != end){           //利用end,从后往前开始找,找比基准数小的数字           //int[] arr = {1, 6, 2, 7, 9, 3, 4, 5, 10, 8};           while(true){               if(end <= start || arr[end] < baseNumber){                   break;               }               end--;           }           System.out.println(end);           //利用start,从前往后找,找比基准数大的数字           while(true){               if(end <= start || arr[start] > baseNumber){                   break;               }               start++;           }           //把end和start指向的元素进行交换           int temp = arr[start];           arr[start] = arr[end];           arr[end] = temp;       }       //当start和end指向了同一个元素的时候,那么上面的循环就会结束       //表示已经找到了基准数在数组中应存入的位置       //基准数归位       //就是拿着这个范围中的第一个数字,跟start指向的元素进行交换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start];       arr[start] = temp;       //确定6左边的范围,重复刚刚所做的事情       quickSort(arr,i,start - 1);       //确定6右边的范围,重复刚刚所做的事情       quickSort(arr,start + 1,j);   }}

后记
👉👉💕💕美好的一天,到此结束,下次继续努力!欲知后续,请看下回分解,写作不易,感谢大家的支持!! 🌹🌹🌹

来源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59230408/article/details/132575019

--结束END--

本文标题: 从零开始学习 Java: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之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二十)

本文链接: https://lsjlt.com/news/385068.html(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有问题或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279061341@qq.com    QQ/279061341

猜你喜欢
软考高级职称资格查询
编程网,编程工程师的家园,是目前国内优秀的开源技术社区之一,形成了由开源软件库、代码分享、资讯、协作翻译、讨论区和博客等几大频道内容,为IT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