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k8s容器互联flannel host-gw的原理是什么”文章的知识点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所以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内容详细,步骤清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k8s
这篇“k8s容器互联flannel host-gw的原理是什么”文章的知识点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所以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内容详细,步骤清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k8s容器互联flannel host-gw的原理是什么”文章吧。
前面分析了flannel vxlan模式进行容器跨主机通信的原理,但是vxlan模式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额外的封包解包处理,带来的开销较大。
所以flannel提供了另外一种纯3层转发的通信模式,叫做host-gw,顾明思议,这种模式是将主机作为网关在用了。
先来看下网关在ip通信中的作用,例如,一个tcp包有源ip和目的ip,如果目的ip匹配不到路由信息,那么就会将包转发到网关,在一个发往目的ip的过程中,可能会经过多个网关。
网关的本质是作为ip通信的中转站,网络包在传输过程中,目的ip是不会变的,一直在变化的是Mac地址,每到达一台主机,那么目的mac地址就会发生变化,变成下一个网关的mac地址,数据包需要到达的下一台主机被称作”下一跳“(next hop)。
了解了网关的作用,再来看看flannel host-gw模式在k8s节点上做了哪些改动。
这里我同样是启动了一个3节点的集群,cni插件就是用flannel,模式是host-gw模式。
net-conf.JSON: | { "Network": "10.10.0.0/16", "Backend": { "Type": "host-gw" } }
集群节点信息
parallels@master:~/k8s$ kubectl get nodes -o wideNAME STATUS ROLES AGE VERSioN INTERNAL-IP EXTERNAL-IP OS-IMAGE KERNEL-VERSION CONTaiNER-RUNTIMEmaster Ready control-plane,master 13D v1.23.3 192.168.2.17 <none> ubuntu 22.04 LTS 5.15.0-58-generic Docker://20.10.12worker1 Ready <none> 13d v1.23.3 192.168.2.16 <none> Ubuntu 22.04 LTS 5.15.0-60-generic docker://20.10.12worker2 Ready <none> 13d v1.23.3 192.168.2.15 <none> Ubuntu 22.04 LTS 5.15.0-60-generic docker://20.10.12
然后用busybox镜像启动了4个pod
parallels@master:~/k8s$ kubectl get pods -o wide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IP NODE NOMINATED NODE READINESS GATESbusybox-8647b8666c-jpnb6 1/1 Running 0 21m 10.10.1.6 worker1 <none> <none>busybox-8647b8666c-pg7ps 1/1 Running 0 21m 10.10.2.4 worker2 <none> <none>busybox-8647b8666c-sgf8v 1/1 Running 0 21m 10.10.1.5 worker1 <none> <none>busybox-8647b8666c-zlxmm 1/1 Running 0 21m 10.10.2.3 worker2 <none> <none>
我们的目的就是看看worker1节点上的ip为10.10.1.6 的pod 是如何ping通 worker2节点上的ip为 10.10.2.4 的pod的。
为了接下来的分析更加形象化,这里我先贴上一张集群内部的网络拓扑图。后续的分析都可以随时回顾下这张图。
先从10.10.1.6的pod看起,进入10.10.1.6的pod查看路由信息。
worker1节点上的ip为10.10.1.6的pod路由信息
parallels@master:~/k8s$ kubectl exec -it busybox-8647b8666c-jpnb6 /bin/shkubectl exec [POD] [COMMAND] is DEPRECATED and will be removed in a future version. Use kubectl exec [POD] -- [COMMAND] instead./ #/ # ip routedefault via 10.10.1.1 dev eth010.10.0.0/16 via 10.10.1.1 dev eth010.10.1.0/24 dev eth0 scope link src 10.10.1.6
默认网关是10.10.1.1 ,这个ip地址其实就是worker1节点上cni0网桥的ip地址
可以查到worker1节点上cni0的ip地址
parallels@worker1:~$ ifconfiGCni0: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0.10.1.1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0.10.1.255
所以在ip为10.10.1.6的pod内部去ping上worker2节点的pod ip 10.10.2.4 会匹配上第二条路由信息,然后由eth0网卡出去,网关地址是10.10.1.1,所以网络包就从pod内部传送到了worker1的cni0网桥上。
cni0网桥会将mac地址为其自身mac地址的数据包转发到主机的3层网络中,而具体要怎么路由,则是需要看worker1主机上的路由规则。
parallels@worker1:~$ ip routedefault via 192.168.2.1 dev enp0s5 proto dhcp src 192.168.2.16 metric 10010.10.0.0/24 via 192.168.2.17 dev enp0s510.10.1.0/24 dev cni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0.10.1.110.10.2.0/24 via 192.168.2.15 dev enp0s5172.17.0.0/16 dev docker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72.17.0.1 linkdown192.168.2.0/24 dev enp0s5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2.16 metric 100192.168.2.1 dev enp0s5 proto dhcp scope link src 192.168.2.16 metric 100
这些节点上路由的配置是由flannel 在每个节点上启动的flanneld进程去进行的配置的,配置信息来源是k8s集群内部的etcd集群
我们发送的数据包目的ip是10.10.2.4 ,它会匹配上worker1主机的第二条路由信息,第二条路由信息是在说访问10.10.0.0/24 网段的数据包都将由enp0s5网卡发出,并且网关地址也就是下一跳的ip地址是192.168.2.17,而192.168.2.17 就是worker2的ip地址。
为了看的更加清晰,我们再来回顾下开局的图。
这样数据包就到达到worker2节点了,到了worker2节点后,数据包的如何流动是看worker2节点上的路由规则,所以我们再来看下节点2上面的路由规则。记住数据包的目的ip是10.10.2.4。
parallels@worker2:~$ ip routedefault via 192.168.2.1 dev enp0s5 proto dhcp src 192.168.2.15 metric 10010.10.0.0/24 via 192.168.2.17 dev enp0s510.10.1.0/24 via 192.168.2.16 dev enp0s510.10.2.0/24 dev cni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0.10.2.1172.17.0.0/16 dev docker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72.17.0.1 linkdown192.168.2.0/24 dev enp0s5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2.15 metric 100192.168.2.1 dev enp0s5 proto dhcp scope link src 192.168.2.15 metric 100
匹配上了第4条路由规则,发往 10.10.2.0/24 的网段的数据包是要被cni0网桥处理的,所以数据包来到了worker2节点上的cni0网桥上,cni0是如何找到要发送的目的ip的veth端口的呢?
pod内部的eth0 网卡其实就是个veth设备,veth设备一端连接在pod的网路命名空间中,一端连接在网桥上,从veth的一端发出去的网络包一定能够被另一端接收。
网桥收到主机发来的数据包后,首先看自身有没有数据包的目的ip的端口记录,如果有,那么就从该端口发送数据包,因为连接的veth设备,所以从端口发送出去后,一定能到达pod的内部,veth设备就像是网线一样。
如果没有记录,那么网桥会向通过arp协议广播帧,得到回应后便能知道端口与ip的映射关系。从而将数据包发往正确的端口。
这样一个数据包就完全的从一台主机通过路由规则到达到了另外一台主机,而主机ip实际上是被当成网关,作为原ip地址的下一跳地址了。
相比于vxlan模式,因为少了封包解包的操作,会提升数据传输的性能。但由于这是一个纯3层转发的方案,要想主机作为的网关的前提,必须是集群中的两台主机是一个二层连通的环境中。
以上就是关于“k8s容器互联flannel host-gw的原理是什么”这篇文章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若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请关注编程网精选频道。
--结束END--
本文标题: k8s容器互联flannel host-gw的原理是什么
本文链接: https://lsjlt.com/news/355712.html(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有问题或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279061341@qq.com QQ/279061341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4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