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OSI 模型
- 定义了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 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链路层(数据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网络通信的三要素
- IP 地址
1.用来识别网络上一台独立的主机
2.IP地址 = 网络地址 + 主机地址(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用于识别网络中的主机)
3.特殊的IP地址:127.0.0.1(本地回环地址、保留地址、点分十进制)可用于简单的测试网卡是否故障;表示主机
- 端口号
1.为了标识应用程序,所以给这些网络应用程序都用数字进行标识,这些数字即为端口
- 传输协议
1.通讯的规则,例如:tcp、UDP协议等
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
- UDP 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面向无连接,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目的端不需要建立连接
发送出去的数据不一定会接收得到
传输速率快、效率高
- TCP 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建立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
安全可靠的传输协议
传输速度慢、效率低
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直观地感受一下 TCP 与 UDP 协议之间的区别
- TCP 与 UDP 的主要区别
1.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2.TCP的每个连接都是点对点的,即一对一进行;UDP的连接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
3.TCP的传输比较安全可靠;UDP的传输则不那么可靠
4.TCP的传输比较较慢,但可以保证数据的顺序;UDP的传输速度较快,但不可保证数据的顺序
5.在对系统资源的要求上:TCP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UDP只需少量的系统资源
粘包现象
在同时执行多条命令之后,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只有一部分数据,在执行其他命令的时候又接收到之前执行的另外一部分结果,这种现象就是粘包。
如何解决粘包问题?
1.获取要传输的数据的大小,先传到客户端,接着再发送数据
2.以数据的大小为基准,循环地接收数据直至获取完毕
0